浙江大学党支部理论学习
参考资料
2012年第3期
党委宣传部编 2012年10月8日
【 时代先锋】
大漠铸核盾 生命写忠诚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人物简介 :
林俊德,福建永春人,中共党员,1938年3月出生,1960年9月入伍,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原总工程师,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入伍52年来,林俊德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1999年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一)
他叫林俊德,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他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
他个子不算高,微胖,笑的时候嘴唇略显厚,脸更是会圆起来。
这是他平常时候的模样。4个月前,他因为癌症晚期病情严重住进了西安唐都医院,瘦得厉害,脸颊凹陷,额头显得特别突,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输液管、导流管、减压管,有时还有从鼻腔直通到胃里的三米长导管……最多的时候他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这个样子,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
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都要系统整理,怕耽误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时间太有限,要尽快。
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了治疗。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在病房工作间歇,他休息也要坐着,怕躺下就起不来了。
他希望活得有质量,说不要勉强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手术。与其治疗后卧床不起,不如最后还能争点时间。他是闽南人,现在这个劲头,就像1960年大学毕业后西出阳关一头扎进戈壁大漠几十年,一样倔强。
同事、学生、朋友、亲人赶到医院看望他,他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做接待,即使从闽南山区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商量余地。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插着管子工作没有效率,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他是癌症晚期,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身上抽出过2800多毫升积水,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严重缺氧,平常的喘气比刚跑完百米赛还剧烈。他从没因疼痛在人前发出一声呻吟,只有当医生凑近问怎么样时,他才说有点儿不舒服。
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终于被放下地。半小时过去,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几次问女儿眼镜在哪,女儿说,眼镜戴着呢。这时候,很多人已经忍不住跑出去痛哭起来,怕他听到,还要使劲捂着嘴巴呜呜地哭。
他又接着工作了1小时。最后的5个小时里,他陷入了昏迷,但不时又能听到他在嘴里念“ABCD”、“1234”,这些都是他在电脑里给文件夹排的次序。
老伴紧紧攥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边,翻来覆去地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
5月31日20时15分,他的心脏跳动不起来了,也不会再哀求着起床。他没做完他的工作,这几天他在电脑上列了个提纲敲敲打打,5条提纲的内容没有完全填满,家人留言这一条完全是空白。
医院科室主任张利华,54岁,扑通跪了下来,对着床头说,“林院士您安心地走,剩下的工作我们后人会接着完成。”张利华看了30多年的病人,像这样面对自己生死的,是第一次见到。
得知他的离去,“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科院院士、94岁的程开甲写来一句话:“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他早早跟老伴安排了三个遗愿: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他埋在马兰。最后一个,他也在病床上哑着声音和基地的司令员说过,算是他的一个要求。司令员听完转身,泪打湿了满脸。
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人人都是戈壁里的一朵马兰花。
这个季节,马兰小院里的草长高了,杏也熟了,正等着他回去。他说过,院子里的草不要拔,让它们自由生长,戈壁滩长草不容易。
(二)
他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他最初也没想到,个人和国家命运绑得这样紧。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总理在电话里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正好,程开甲带着26岁的他匆匆赶到,说:“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张爱萍看了看眼前不太面熟的年轻人,激动地拍了拍他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
他当时带头负责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样子像一个罐头盒,用来测量核爆炸冲击波。这是他拿自行车轮胎和闹钟等,用土办法搞成的自主高科技,获得了当时证明核爆炸的重要数据之一,还拿到了国家发明奖。那时候,他从浙江大学毕业也才4年。
他的家乡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曾经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在大学里曾打着赤脚上课。从浙大机械系毕业,他分配到单位,实际上他是专门被挑来的,到了单位给他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虽然对核试验知道不多,但他一听能跟国家命运靠得这么紧,就非常激动了。他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即使年纪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
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的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所以生命倒数第二天,他回首往事,看得出挺欣慰,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并且,“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夜晚刺骨的寒风像针一样往身体里扎,又在每个人的鼻尖、胡子、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手冻僵了,脚麻木了,身子不停哆嗦……可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
他们还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
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他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三)
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去年,74岁的他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被绊倒在地,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让他包扎一下,他笑着说没事没事,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
每做一次实验,他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没间断。谁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
简便实用、讲求实效,也是他一贯倡导的。他常对学生说,科学就是用简单的办法达到理想的目的。
为解决实验用的铅皮,他发明了用钢棒手工擀制的办法,像擀饺子皮一样,把1毫米厚的铅皮擀成了0.2毫米。为了找到力学实验的理想材料,他出差途中买了一块特殊木材做成的菜板,锯开分析密度和硬度。就连戈壁上的沙子,也被他用来作为实验的一种特殊材料,解决了技术难题,也节约了大量经费。
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
(四)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案头,是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想法,言辞激烈,语气率直。信是他写的,看得出很着急。直到司令员和他一起商定,安排人员和经费对他所提的发展路线进行研究,他绷紧的脸松了下来,笑了。
住院期间,他和来看望他的基地司令员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也感叹,一生最大的缺点是说话直率得罪人,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
他说话硬,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乍一听,难以接受,时间长了,都知道他不玩虚的,一辈子有自己的做事和做人原则。就像他去世前说自己,“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
凡是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讲原则不是空的。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从没有接受过一个人的礼物,材料都是通过邮局或其他人捎带的,他只要材料,不要见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平时专门的请客吃饭他概不参加,就喜欢自助餐。讨论会上该说就说,不管在座官大官小。
他有“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2005年,东北某大学邀请他当名誉教授。他说:“我们研究领域虽然接近,可是距离太远,鞭长莫及的,我给不了什么指导,这挂名教授我还是别当了。”
去年,在安徽黄山召开评审会,会议主办方请他当主审。他老老实实地说,第一个成果跟我研究方向有点关系,但也够不上当主审,第二个成果不是我的研究领域,我当不了评委,你们抓紧时间再找人吧。
他说,自己虽然是院士,只算得上某个领域专家,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精。而且专业越深就越窄,别的懂的就越少。
他工资不低,所以掏钱时并不手软。老战友在外地聚会,他说战友们转业早,工资不高,他慷慨解囊。青海玉树地震,他悄悄捐了3万元。
但他自己,一块手表用了15年,一个游泳帽用了19年,一个公文包用了20多年,一个铝盆补了又补舍不得扔。他搞实验,动手能力强,家里的沙发和床是他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沙发套是老伴亲手缝制。客厅里的小木椅是他用家里铺完地板后剩下的废料,花了半天时间敲打好的。屋里的灯也是他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
去世后,学生们收拾他的衣物,除了军装,没找到几件像样的便装,两件毛衣还打着补丁。
他偶尔也享受过一次,他和老伴去郊外一个农家乐吃饭,点了一个“大丰收”,就是玉米、南瓜、花生几个菜煮在一起,他从来没吃过,对这个组合菜赞不绝口,对老伴说咱们回去也做这个。
他的学生们说,老师是一个心里有爱的人,长时间接触,感受得更深。他戴了15年的手表,是大学母校百年校庆时送的纪念品,他一直戴着,旧了磨手,就用透明胶粘上。他去世后,护士想把手表摘下来,老伴理解他,说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
他带过的每位学生,都在他的电脑里有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
住院期间,他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这时学生们才发现,从跟他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去世前三天,他写下这辈子的最后338字,虽然手抖得厉害,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丝潦草。这是他给学生写下的论文评阅意见。他在5月的最后一天去世,这个学生在6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五)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一年,南京大学的高材生黄建琴参军到了马兰,她也搞核试验,是后来马兰有名的“核大姐”之一。
与他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伴,黄建琴总习惯一个人的生活。最后,她含着泪说,老林的最后几天,是她跟他呆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他欠家里人太多,特别是对女儿一直有着愧疚。他带的23名学生都是科技精英,却没时间管女儿的教育,女儿没读过大学。他只好对女儿说,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你是我们的试验品,就多担待点吧。女儿出嫁,他在外执行任务。女儿办完结婚证,背着简单的行囊进了丈夫家。儿子结婚,他也一直没抽出时间和亲家见面,婚礼由对方一手操办。
他不是个完人,但他被家人理解。老伴说,“这一生我陪伴他,我觉得我值。因为,他为国家、为人民、为党,做好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良心上没有愧对党和人民对他的培养。”
他去世后,10万元慰问金交到老伴手上,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示谢意,说:“这些钱就当做他的最后一次党费吧,这也应该是他的心愿。老林一辈子干了他喜欢的事业,他对党和国家的爱刻骨铭心。”
女儿说,很多人说林院士一辈子没享过福,但我知道父亲不是这样的。他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他说过他这一辈子真的很愉快。
参加第一次核试验的人们回忆起,那个时候他一股朝气勃发的劲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然年纪大了、人沧桑了,他蓬勃的朝气、工作的热情一点没变。人们在想,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出了比75年更长的生命跨度?
创造了马兰精神、见惯了英雄的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为他送行:“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本报记者:余建斌)
来源:2012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赤子情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
最后冲锋
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5月29日,病情突然恶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拒绝了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
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3天中,这位75岁的科学家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成员交待后续科研任务……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待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在那里,这位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与大漠为伴,与马兰为友,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是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成长的,我要对得起他们。”从52载藏身大漠献身国防科研到生命最后3天的奋起拼搏,支撑这位科学家创造一个个科研和生命奇迹的,是这样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那时他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2倍。”护士长安丽君记得,当院士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时,她们都哭了。
作为医护人员的安丽君和她的同事们,很难理解林俊德在生命最后关头这种决然的选择:拒绝化疗,拒绝手术……
已经忘我工作52年、在自己的科研领域立下了卓越功勋的院士,为何在生命最后时刻,还要工作得这样匆忙?
核技术是国家安全的后盾。对于一生从事核试验工程研究的林俊德来说,有许多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林俊德信中的这些建议,关系着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长远发展,事关重大。
直到基地决定对他所提出的建议进行研究时,林俊德绷着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然而,熟悉他的基地领导却从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令人不安的憔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了人们心中的不安:胆管癌晚期!
同样令人震惊的消息还有:林院士拒绝手术!“赶快安排我回单位,我需要一段时间把电脑里的材料整理出来。”下水一口气能游两个小时,去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的林俊德,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紧张了起来——
技术方案需要梳理完善。关于基地建设发展路线,他陆陆续续写下了许多思想片断,如不抓紧形成系统化的总体方案,那些灵感将成为散落一地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
科研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如不抓紧整理,诸多国防科研的重要课题、尖端项目资料将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中。
学生论文需要审改评阅。2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两个前沿课题的进度也将延缓。
手术可能延长生命,但,他可能再也起不来工作了。明白这一点的林俊德坚决拒绝了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为便于开展工作,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角逐——一方是难以抗拒的无情的死神,一方是身患不治之症的垂危患者。然而,这位75岁的老军人,却以最后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在病房里发起他最后的冲锋,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璀璨。
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
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惊天动地事业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
当蘑菇云在大漠中升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时,总理在电话中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指挥部顿时静了下来……在放射性侦测数据等过硬数据一时还拿不到手的情况下,如何尽快确定是核爆炸呢?
“从冲击波数据看,这次爆炸是万吨级当量的爆炸,可以确定是核爆炸。”一个确凿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宣告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
而提供这组数据的压力自记仪,就是26岁的林俊德和同事们自主研制的。
上世纪50年代末,为打破西方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我国作出独立自主发展核武器的战略抉择。冲击波测量,就是研究核武器效应和确定核爆炸当量的重要手段。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他开始设计机械式压力自记仪时并不被看好。”曾与林俊德并肩工作的曹述生说,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资料,甚至连压力自记仪该是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1963年5月,林俊德带着3位同事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没有气瓶和空压机,就焊个贮气罐用打气筒往里打气;齿轮不够精密,就一个齿一个齿地人工锉……最终,这个独特地采用发条驱动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以抗核爆炸干扰能力强,轻便易携,测得的数据完整、准确,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事关国家民族安危的国防尖端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亲历第一次核爆后,林俊德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
此后几年,吃着玉米面和榆树叶合蒸的窝头,喝着孔雀河里那令人肚子发胀的水,睡着冬天寒冷夏天苦热的地窨子,用垒土台当桌子……林俊德和战友们先后研制出空投自记仪、气球吊挂自记仪等一系列装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大气层核试验的冲击波数据,为我国核试验安全设计、核武器爆炸威力确定和核爆炸效应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还在进行大气层核试验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地下核试验。为限制我国核武器发展,他们联合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的条约,我国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
较量,进入全新的阶段。相比地面和空中冲击波测量,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新的难题。林俊德和同事们从零起步,一点一滴地探索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摸清了我国核试验场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传播规律,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工程设计和试验安全评估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倡导和启动地震核查技术研究,研制某大型实验装备,发明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林俊德始终以忘我的激情,冲锋在为国铸核盾的征程中。
世界核爆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一组数字: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也进行了200多次,而中国,只用45次核试验,便实现了既定目标……这是什么样的神奇速度?
正是无数像林俊德这样的人,托起了这神奇的速度。
数十年隐姓埋名于穷边荒漠,在铸造大国和平之盾中立下大功的林俊德,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祖国在和平阳光下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核科学家,他深深了解大漠上这一次次核试验,对于共和国赢得和平发展机遇的重要意义。而对于自己的一生事业,他的结论却是如此简单:“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难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从赤着脚走出福建永春大山深处的那个贫穷青年到从事“惊天动地”核试验的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走过的是一条非常单纯的人生路。
“他能52年坚守岗位,取得那么多重大科研成就,就是因为他能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基地研究所政委李文泉说,林俊德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除科研之外,别无所好,别无所求。
“为党和人民做事,是天经地义、天地良心。”曾经因贫寒辍学的林俊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学业。从此,这位质朴的农家孩子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和老林生活了一辈子,我知道,在他心中,事业始终是第一位的,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核试验。”在老伴黄建琴心中,相伴45年,“他去世前住院那一阵子,是我们俩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每天晚饭后,陪老伴散一圈步,然后老伴回家,他去办公室,继续工作。这,就是林俊德的生活常态——就是春节,他也只会让自己休息到大年初三。
上世纪生产的老式显像管电视,自己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的房灯,一大三小四个沙发,完全不成套……走进西安郊区这个90多平方米的家,人们很难相信,这就是一位院士的家。
生活中异常能“凑合”的林俊德,在工作中却始终恪守着一种异乎寻常的严谨。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学生张博士说,每做一次实验,林俊德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不间断。
与林俊德共事20余年的王占河研究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为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的一个重大难关,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着同事学生们在办公楼附近挖了一个大土坑,每天爬上爬下做实验,一干就是300多天。“经常一身土一身泥,大家都笑称他是‘民工院士’。”
基地的同事都知道,举凡事涉科研,林俊德便十分“苛刻”。他曾在干部推荐会上直言批评一位候选人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也曾毫不留情地在答辩会上对自己的得意学生发难……读他这位权威院士的博士,平均要6-8年才能拿到学位。
“他要我们作为学术助手和他一道探索前沿课题。”直到林俊德去世后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唐博士说,虽然老师连过年都不允许学生拜访,却是一位内心有大爱的人。
“生病住院后,他叫我们去拷贝资料,我们才知道,他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记录着每个人的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唐博士回忆,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老师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拷文件时,我们都忍不住哭了。”
唐博士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林俊德在生命最后3天中批改完的。这份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上,留下了林俊德338个颤抖的笔迹,这也是院士一生的最后手迹。
桃李不言。如今,林俊德指导和培养的23位学生,多数都已成为基地科研试验的学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
“他做人的原则始终停留在‘两弹一星’的火红年代。”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林俊德有“三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52载饱经戈壁风霜之苦,林俊德对自己的一生深感欣慰,“我们这代人留下的不是痛苦的回忆,留下的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在最终的遗言中,他念念不忘的也是马兰:“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
“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记者:李清华、徐壮志)
来源:2012年9月24日《光明日报》
一生为国铸核盾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他还在冲锋——
鼠标在缓缓移动着,手在不停地颤抖着……
一旁的生命监护仪在不断告警,生理数据在令人揪心地跳动着……
视线已渐渐模糊,他却反复叮咛着需要交接的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
这一刻,是2012年5月31日11时9分。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强忍着剧痛,坚持伏案工作长达74分钟!
他,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享年75岁。
他,是一位毕生为共和国铸造核盾牌的功勋科学家——
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进行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我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得知他去世的噩耗,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94岁高龄的程开甲院士扼腕惋惜,派家人专程送来自己亲笔题写的挽词:“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总装某基地将士用一副挽联为他送行——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于国舍命 人天共仰
身患绝症,他一次次放弃会影响工作的手术治疗;离开人世当天,他还9次要求起床工作
林俊德搞核试验,一辈子鲜为人知。他的突然离世,却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穿透了一个又一个人的心。
他的心跳停止那一刻,西安唐都医院一群与他仅仅相处8天,目睹他走过生命最后时光的医生、护士,哭成一片。
54岁的科主任张利华,临床30年送走过无数的病人,这一刻却双膝跪在林俊德的床前失声痛哭:“您为理想和信念奋斗到只剩最后一口气!您是我最敬仰的病人!”
护士长安丽君一边为老人擦洗身体、整理遗容,一边泪如雨下:“谁也劝不住您。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整个腹腔全是肿瘤,竟然还要拼命工作……”
“80后”女护士赵俊青泣不成声:“躺着是病人,站起来是战士。林爷爷这种人,像神话里的英雄。”
他去世的讣告在基地局域网上一发布,跟帖便蜂拥而至——
一位老专家彻夜难眠,写了一首五言长诗《马兰魂》,深情讴歌林俊德“一息游丝细,长谈发展情”的奉献人生。
一位自称“从来没有写过诗”的年轻网友,饱含深情写下一首88行的长诗《永远的记忆——送别林俊德院士》。
一周之内,基地局域网就上传了16首缅怀他、赞美他的诗词,各种悼念文章、跟帖更是与日俱增。
让人没想到的是,一位网友上传的《卜算子·悼林院士》,竟吸引众多网友为其“千修万改”。
原诗如下:“关外横荒原,人迹踏漠罕。纵逾古稀志且坚,哪管清与苦。无意仕达显,力气撼河山。驾鹤西游化仙贤,魂洒万人间。”
一上网,马上有人自告奋勇“帮你润一下”,将结尾改为“功勋凭苦干,英魂冲霄汉”。
紧接着又有网友建议只改最后一句为“精神人间漫”。
更有网友“将韵脚都换成了平声”:“多饮盐碱水,常斗戈壁滩。卓著功勋未满足,愈老愈攻坚。无意谋仕途,有力撼高山。毕生心血今撒手,驾鹤化贤仙。”
……
改来改去,人们不是在探讨诗词写作,而是在缅怀林俊德的辉煌人生,感悟他的精神魅力,品读这本厚重的人生大书。
一位75岁老人的去世,为什么能如此感天动地?
于国舍命,人天共仰。
罗布泊“蘑菇云”的背后,有他几十年的付出。
在林俊德的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7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7年,光荣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1990年被国家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比这“成绩单”更打动人的,是一份“林俊德院士住院记录”。
那是他生命最后8天的旅程。
去世当天的记录中,记者看到——
07:24 监测血氧82-86之间波动。医生建议用面罩呼吸,提高血氧饱和度,林总(林俊德生前曾任基地总工程师——记者注)同意。
07:44 林总要求起来工作,家属劝其多休息,面罩给氧行动不便,林总同意。
07:50 胃不适,频繁呕吐。经同意下胃管。
08:03 医生通知要换血,否则上午这一关难过,但家属遵照林总意愿,放弃。
09:26 林总突然说:我要工作。护士跟他商量说一会儿让他工作,点头答应。
09:30 林总再次要求工作,护士说等他休息,身体好一点再工作。
他说:“我等不了了。”
林春(林俊德女儿——记者注)问他:“爸,肚子很难受吗?”
他摇头:“不,我要工作。”并反复要求工作。
林春问他:“你要弄什么?我帮你弄。”
他坚持道:“不行,我自己来,我要工作。”并询问护士现在几点了。
看着女儿流泪,林总望了一会她说:大家要高兴。
面罩下林总的声音有些闷,但很坚定。
09:40 林总又说:我要工作。
林春说:好,我把笔记本支上。
林总说:行。并要求坐起来。对于女儿反对他坐起来,大声说:可以。
大家跟他商量坐在床上是否可以,林总反对,说要下来,坐到工作台上。
医生建议他不要下床,他坚决要下来在工作台上,说:效率高。
……
这天上午,已经腹胀如鼓、呼吸困难、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要求下床工作……
老伴说不通他,女儿劝不住他,医护人员也拗不过他。
9时55分,林俊德被搀扶到办公桌前,在电脑上伏案工作……
一旁的生命监护仪上,跳动着一串令人揪心的数字:呼吸46,心率137,血压96/61,血氧饱和度76……
大家多次劝他休息一会儿再工作。他一再摇头说:“不能休息,一躺下就起不来了。”
从病重住院到去世的75天里,他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工作”。
去世前的一周时间,林俊德更是争分夺秒:
——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
——3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实验任务;
——完成了130多页、8万多字博士论文的修改,写下338字的6条评阅意见;
——与基地领导几次探讨基地爆炸力学技术的发展路线;
——向学生交接了两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
他去世后,还留下一本在病床上所做的工作笔记,有对计算机、保密柜文件资料的处理意见,有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的最新思考,有对若干在研项目的建议,等等,如今他留下的这个笔记本,被作为“核心机密”入档保存……
为了这些,他一次次放弃了延长生命的机会。
5月4日,他在北京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医生告诉他只有做手术,或化疗、放疗,才能延长生命。
获悉这些治疗可能让他再也不能工作,他毅然放弃了手术和治疗,并告诉家人:“无意义的延长,不要。”
5月23日下午,为便于工作,林俊德转到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医生决定对他进行手术或化疗。他再次拒绝,却两次要求回单位工作。
5月26日,因病情恶化,他被再次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拉着主治医师的手,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5月29日,他身体出现大面积肠梗阻,不能进食。医生再次建议手术,他说:“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生命支持系统的帮助,他还在病房里争分夺秒地整理科研资料。
5月30日,林俊德的腹部胀得像鼓一样,病情再度恶化。B超检查发现是大面积肠梗阻,需要马上手术,否则很难熬过这一天。
担心手术后可能再也无法工作,林俊德再次拒绝了。
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建议他做透析治疗。
林俊德问院长:“透析是否会影响工作。”
院长说:透析可能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听完后林俊德坚决地说:“有影响那就不做了。我现在还有一些工作没做完!”
这一天,从下午5时30分到晚上9时45分,他一直坐在电脑前整理科研资料。
最后一次延长生命的机会,就这样被他放弃了……
第二天,这颗永远不知道疲倦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扎根大漠 矢志铸盾
从原子弹到氢弹,从空爆到地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他都义无反顾冲锋在第一线
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林俊德为什么还要如此拼命?
与他并肩战斗了几十年的女高工唐润棣,泪流满面告诉记者:他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有一次核试验后,为了在第一时间拿到数据,林俊德带领速报小组全副武装冲向爆心方向。开始防化分队跑在最前头,结果被林俊德超过了。戈壁滩的搓板路颠簸得厉害,车爆了一个胎,司机戴着防毒面具下去修车,怕沾染,显得非常紧张,急出了一身汗。林俊德跳下车给司机帮忙。爆后有沾染谁都清楚,但为了尽快抢到数据,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
一次爆炸试验,林俊德让其他人全进了掩体,自己却选了一个能看清爆炸点的地方静静地站着,谁都劝不下来,他要近距离察看实验效果。一声巨响,爆炸装置被炸开了,爆炸碎片将远处碗口粗的杨树拦腰削断,爆炸声还在耳边回响,林俊德已冲了出去……
一辈子为共和国铸盾,他早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共和国核试验事业中。生前他还担任多项重大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的领军使命,他不想因为自己而影响科研进程。
面对生死,他不得不这么去做。
——技术方案需要梳理完善。关于基地建设发展路线,他陆陆续续、零零碎碎写了许多思想片断,分散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里。如不抓紧形成系统化的总体方案,他那些闪烁着灵感之光的思想火花,可能成为散落一地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
——科研资料需要整理归档。从事科研工作50多年的科研资料,他的学术思想、技术思路、试验总结和各种数据、照片、图表,都在电脑里存着。如不抓紧整理,诸多国防科研的重要课题、尖端项目将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中,交给他人,将如同大海捞针。
——学生论文需要审改评阅。2名博士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与之相关的两个前沿课题研究的进度也将延缓……
面对生死,他心甘情愿这么去做。
在当年参加核试验的十万“隐姓埋名”大军中,林俊德脱颖而出,有幸成为共和国自己培养的科学家。他很感恩,生前常对别人谈起自己的“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一个山村穷娃,能够有机会上大学;没想到这么一点贡献,能够当上将军;没想到这么一点成绩,能够评上院士。
林俊德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能够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好时代。
1938年3月,他出生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的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一度辍学。新中国成立后,是党和政府资助他上中学、读大学。
1960年9月,从浙江大学一毕业,他就被国家挑选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报到那天,所领导向他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上世纪50年代,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国防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核垄断,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作出发展核武器的战略抉择。
这是一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伟大事业。林俊德知道,自己报效党和人民的时候到了。
从走进罗布泊的第一天起,林俊德就把这里当成了家,在大漠深处扎下了根。
从原子弹到氢弹,从大气层到地下,核试验任务一项接着一项。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林俊德和战友们每天都在拼命工作,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每次核试验都创造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
林俊德被指定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他们白手起家,没日没夜地拼命干,半年时间就研制出第一台样机,一年后成功用于我国的第一次核试验。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
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
林俊德再次临阵受命,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罗布泊日夜奔波,研制试验新一代高空压力自记仪。
寒风凛冽,身子冻僵了,手脚麻木了,试验还在继续……
就这样,他们边试验、边改进,边设计、边加工。两个多月后,他们终于成功将6个带着压力自记仪的红色气球升上了万米高空。
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带领回收小组在爆心附近步行几十公里,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我国一系列地下核试验。
1969年冬,我国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从此,林俊德的战场从大气层转到了地下,为尽快掌握地下核试验爆炸应力波测量和核试验工程设计技术,他和战友们背水一战,从大山深处的平洞试验到戈壁滩上的竖井试验,一路披荆斩棘,先后建立了10余种测量系统,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1996年7月29日,我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胜利实现了既定目标,共和国的核盾牌更加坚固。
大漠铸盾,功在千秋。
当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搞了一点原子弹、氢弹。这个“一点”含义很深。正因为我们有了这“一点”,才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才有今天中国的大国地位。
挺直脊梁 自主创新
不媚外、不迷信,不服输、不畏难,在国防科研尖端领域,他一辈子都坚持走自己的路
大漠铸盾50载,林俊德是带着对未竟事业的种种不舍离去的——
去世前,他还在电脑上操作:手不停地颤抖着,鼠标在电脑屏幕的两个文件夹间反复来回游动,打开,关闭,再打开,再关闭……
一举一动,都透着对国防科技事业的无限眷念,仿佛是想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真的好想再干50年!”
前来探望他的基地领导明白,林院士放不下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路线图。
就在几个月前,林俊德带病给基地领导写了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言辞激烈,语气率直,反复陈述自己对于基地建设发展的思考。不久,他又千里迢迢赶回马兰,与基地领导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长谈。临走前,他又连夜赶写了一份2000余字的补充建议。
前来送别他的学生都明白,老师是在提醒我们这个团队:“抓紧!抓紧!!再抓紧!!!”
就在去世前一周,林俊德还先后两次在病房里召集课题组开会,向大家交代后续科研工作,临了总要再叮嘱一句:“坚持走自己的路!”
坚持走自己的路,是林俊德一生的写照。
中国的核试验事业一起步,就遭遇了世界核大国技术上的严密封锁、政治上的围追堵截。苏联撤走核专家并带走了一切资料,美国媒体公开宣称要对中国进行“核绝育手术”。
林俊德从投身核科学事业那天起,就深深地懂得肩头山一般的责任:国防尖端技术是无法从国外引进的。要发展,靠什么?只能是自主创新,别无他途。
一次出国经历,让林俊德刻骨铭心。
访问期间,人家给看的东西,公开出版物上都能找到,而他们提出想看的东西,对方都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
那天,他在国外看到了某项技术的相关资料,他将国外研制情况和国内进行了对比,判断研制水平都差不多。同事想把资料带回去作参考,林俊德说:“不要迷信这些东西,我们搞自己的。”
走自己的路,搞我们自己的。在共和国的核试验场,林俊德带领团队挺直脊梁,白手起家,勇攀高峰,留下许多佳话。
——土气“罐头盒”打败了洋气“大家伙”。
1963年,刚从哈军工进修回来的林俊德被任命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
研制压力自记仪,最难的是动力。国外的机测仪器是用小型稳速电机作动力,可这种电机我国还没有。兄弟单位已按国外资料,搞了个电动式的方案。
有一天,受北京一座大楼楼顶钟声的启发,林俊德产生了灵感——何不采用钟表的齿轮、发条驱动作动力,设计钟表式压力自计仪?
想到做到。他大学读的就是机械专业,搞钟表式仪器是拿手好戏。很快,一台罐头盒大小的压力自记仪搞成了,前期的化学爆炸测试顺利过关,拿到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通行证”。
1964年10月,爆炸试验前夕,兄弟单位研制的仪器也送到了罗布泊。“大家伙”洋气十足,但太笨重,操作不方便,造价也太高。
放在一起,林俊德他们研制的仪器虽然有些土气,但造价低廉,小巧轻便,一手可以拎几个。
谁优谁劣,一切只能用试验数据说话。
爆炸过后30分钟,“罐头盒”的数据出来了,无论是测量精度、还是数据采集速度,都明显优于“大家伙”。
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罐头盒”一战成名。
从此,“钟表式压力自记仪”被作为国家核试验的经典装备,在我国的历次核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那个洋气的“大家伙”却从此不见了踪影。
——“中国效率”突破了西方核大国的封锁遏制。
中国的核试验事业始终经受着“黑云压城”的特殊考验。在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较量中,林俊德及其所在团队先后攻克了一系列科研试验难题,最终以惊人的“中国效率”成功突围。
从大山深处的平洞试验,到戈壁滩上的竖井试验,林俊德带领科技人员深入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总结了评估与利用现场测量数据的科学方法,建立起我国核试验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测量手段,使我国核试验工程技术研究摆脱了对外国资料的依赖,为我国核试验的安全评估和工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核爆炸地下效应研究和核防护工程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
1993年,林俊德担任基地总工程师兼核试验指挥部技术小组组长。此时,恰逢国家实施加速核试验计划,试验频度与规模骤增,工程储备、施工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林俊德在发掘工程储备、推动技术革新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为解决钻井工程跟不上试验进程的矛盾和节约经费,他发起对一口报废多年的600米深井进行复审和改造,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省经费近千万元……
当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散尽,人们欣喜地发现:在核试验领域,凡是外部封锁最严的,恰恰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最好的。
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进行了200多次。我国只用45次核试验,就实现既定目标。
坚持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搞出了“两弹一星”,挺直了大国脊梁。
坚持走自己的路,林俊德活出了人生的精彩:丰富和拓展了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的学科体系,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和院士。
林俊德走了,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座赤诚报国的精神丰碑。
林俊德没走,他的音容笑貌还在,他的魂还留在马兰。
2012年3月初,一身戎装的林俊德匆匆赶回马兰基地,就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与基地领导反复交流……
从他第一次来到大漠到现在,50多年过去了,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离开马兰前,他叮嘱公务员:“院子里的草不要拔,让它们自由生长,戈壁滩长草不容易。”
谁也没有想到,此次马兰之行,竟是林俊德与马兰的“告别之旅”。
弥留之际,他依然牵挂着马兰,叮嘱老伴:“把我埋在马兰!”
故人已去,草木犹在。院士去世3个多月后,记者来到马兰,秋风习习,只见他院子里的绿草依然顽强地生长着,似乎在为昔日的主人看家护院,悄然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采访结束时,林俊德的老伴黄建琴告诉记者:“明年暑假,我要带着孩子们一起把老林送回马兰……”
(本报记者:刘兴安、柳刚、张晓祺,特约记者:张利文)
来源:2012年9月24日《解放军报》
一世甘做淡泊人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深夜,月光如水,星斗满天。
寂静中,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在房间里缓缓流淌—
“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我本事有限,但是尽心尽力……”
细细倾听,博士钟方华的泪水顺着脸颊不住流淌——他手机里播放的这段录音,是恩师林俊德院士临终前一晚留给学生的遗言。
163个字——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共和国院士生命最后一刻的述职。
102秒——这是一位驰骋科研沙场老兵与战友的最后话别。
这一刻,他朴实的话语,字字触碰着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这一刻,他孱弱的声音,句句穿越时空,回荡在茫茫戈壁上空……
驱驰名节重 淡泊素心存
他家中的摆设,陈旧得如同褪色的老照片;总部机关送来的10万元慰问金,成为他最后一笔党费
这是一块极其普通的国产石英手表,表壳磨得已有些斑驳,表带还裹着胶布。
过去15年里,林俊德一直戴着这块表,视如珍宝——这是他参加母校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发的纪念品,价格不过几百元。
说起这块表,唐都医院护士赵俊青印象深刻:“入院第3天,林爷爷从重症监护室一出来,第一句话就是向我要手表看时间……”
谁也没有想到:从那一天起,这个世界留给林俊德的时间仅剩5天。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林俊德加速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读秒人生”——在生命最后5天里,他强忍着癌症带来的难以描述的疼痛,为国防科研事业发起了人生最后一次冲锋……
要走的那一天,伴随着手表指针的“滴答”声,他断断续续重复着:“我……要起来……工……作……”
弥留之际,他向战友和学生仔细叮嘱:办公室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文件注意保密……
弥留之际,他对老伴黄建琴留下3句话: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我埋在马兰。
弥留之际,他留给儿子、女儿的话,仅仅只有5个字:“照顾……好……你妈……”
听到这,老伴黄建琴轻轻抚摸着他稀疏花白的发丝,泪水溢满眼角——在她心中,没有任何话语,能比这几个字更打动人心。
在黄建琴的记忆中,林俊德这辈子就“甜言蜜语”过一次——有一天看电视,听到主持人说“有爱你就大声说出来”,他就坐在老伴身边说:“老伴,这辈子我虽没说过我爱你,但实际上做到了……”
相濡以沫近半个世纪,到了生死离别这一刻,黄建琴紧握着他的手,伏在耳边喃喃说道:“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
“滴答!”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时间突然凝固了,林俊德那颗不知疲倦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林俊德去世后,护士想把这块表摘下来。黄建琴劝阻了:“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在那边,看不到时间他会不习惯的。”
遗体告别仪式上,陪伴林院士的除了他钟爱的军装,还有这块手表。
一块表,他戴了15年;一个公文包,他用了整整20年,陈旧得已辨不清颜色……
走进林俊德的家,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家中的家具摆设,简朴得如同褪色的老照片——
客厅里的沙发,是他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的,沙发套由老伴亲手缝制;餐桌、小凳,是院士利用废木料打制的;书房里的台灯,是他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的;厨房里,一个铝盆修修补补留下5个“疤痕”……
这,就是一位共和国将军、院士的家。
林俊德生前有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刨子、锯子、榔头、钉子、螺丝等。
“家里的搪瓷盆漏了,爸爸就用焊锡补洞。爸爸的木工活也很好……”女儿林春说,“爸爸经常教育我们,物质生活要简单,精神生活要丰富,要脚踏实地,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院士,按规定应该给他配学术秘书。“可林院士一直坚持不要秘书,公文包就是他的‘秘书’,里面有筷子、勺子、充电器、药品……”司机毛柯说,“林院士很少用专车,在车队我的出车补贴总是排在后面”。
“驱驰名节重,淡泊素心存。”基地研究所局域网上,一位网友写下这样的诗句,表达对林俊德“一生清白,一生俭朴”本色人生的崇高敬意。
然而,对自己吝啬的林院士也有极其慷慨的另一面:为了帮助转业后生活困难的老战友,他一次就汇去8万元;家乡修建饮水工程,他寄去1万元;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他悄悄捐了3万元,还特意嘱咐邮局工作人员,不留名字……
“整理林院士事迹这段日子,我几乎天天以泪洗面。在40年军旅生涯中,我从没有流过那么多的眼泪。” 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
今年7月16日,受军委和总部首长委托,总政有关部门领导专程来到基地研究所看望林俊德的家人,送上10万元慰问金。
“老林是光着脚上大学的,靠的是国家提供的助学金,一辈子都要感恩于党和国家!”面对大家,黄建琴深深鞠了一个躬:“这些钱我不能收,就当做他的最后一次党费吧!我想这也是老林的心愿。”
这一刻,大家无不动容,泪水夺眶而出。
那一天下午,黄建琴坐在窗边,写信告诉远行的老伴:“组织上又派人来家里了,你放心,我记着你的话,绝不给组织添麻烦…… ”
有计安家国 无心许禄田
他的人生像激光一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直到去世,他依旧是没有任何“兼职”的院士
在基地某试验区的角落里,有个土坑。
谁能想到,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土坑,居然是林俊德主持的某项重大国防科技试验发端地!
那年,创新嗅觉敏锐的他,瞄上了有关爆炸力学工程领域里的一项前沿课题。当时,该项目没有立项,资金未到位,相应试验平台也尚未建设。
等不得!林院士心生妙计:带着学生和研究室同事在试验区的空地挖了个小土坑,进行探索性试验。
“在土坑里试验条件异常艰苦,夏天闷热炙烤,冬天寒冷刺骨,遇到下雨天坑里都能养鱼。”学生刘文祥回忆道,“老师全然不顾,每天和我们一起爬上爬下,兜里装着卡尺,手里拿着相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一干,就是300多天。土坑越挖越大,科研成果也越来越丰富。
那段日子,林院士每天一身汗一身泥,看守试验工地的师傅以为他也是临时来谋活计的,还劝他年龄这么大了悠着点干。后来,单位同事知道此事后,就戏称他为“民工院士”。
林俊德曾说:“一个人的成功,一靠机遇,二靠发狂。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工作,效率就会特别高,看似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他工作上的“发狂”,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奋——
一次试验,由于拍摄数据过于专注,70岁的他被钢筋绊倒,膝盖摔破,脸颊刮伤。可他全然不顾,坚持把试验做完。
一年春节,大年初一同事冒雪到他家去给他拜年,没想他一大早竟然跑到办公室去加班了。
那年冬季,在进行平洞测试时,试验现场有人不小心将爆炸装置碰倒了,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距此不到1米的林俊德异常冷静,处置好隐患,便招呼大家继续进行试验……
回忆此事,学生刘文祥说:“我们当时都吓坏了,可老师不害怕,因为他心里只想着怎么把试验做好。”
他工作上的“发狂”,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专注——
“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波及核试验场,林俊德也未能幸免,业务组长的职务被撤销了,下连、当兵,筛石子、修公路,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他科研探索的脚步。因为他始终铭记着党和人民的培养之恩,始终牢记为共和国铸造核盾牌的重任,白天参加一场接一场的批斗会,晚上躲在屋里继续钻研冲击波测量,相继研制出某型压力自记仪、冲击波无线遥测仪、电测动压传感器等多项成果。
近些年,他依托爆炸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扩展出声定位技术、声能工程等“市场潜力很大”的新领域,可他却拱手让出,让年轻人继续去拓展,自己依旧紧盯着冷清的老本行——爆炸力学;
这些年,他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提着一个手提袋,里面装着测量工具和笔记本,一旦突发灵感,就及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手提袋成为装满奇思妙想的“锦囊”。
在基地研究所大院,林俊德散步从来都是低头快走、“目中无人”——他总是在思考技术难题。学生梁高工说:“散步时见了他,从不敢主动打招呼,害怕打断他的思路。”
有了如此“发狂”的工作劲头,他总能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试验所用铅皮,他用钢棒像擀饺子皮一样,硬是把1毫米的铅皮擀成试验需要的0.2毫米;
为检测某传感器的性能,他独辟蹊径,发明设计出用两根铜丝做成的电火花发生器;
为寻找力学试验的理想材料,他锯开家里的切菜板分析密度和硬度,找到了突破口……
共事多年的欧阳研究员如此评价:“林院士的人生像激光一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单色性好。”
对自己学术领域的“高度专注”,使他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2001年,林俊德当选院士当天晚上,一位老朋友在致电祝贺的同时,代表其家乡某学院邀请他出任客座教授,承诺给他建栋别墅,付年薪20万元,一年去做一次报告即可。想都没想,林俊德一口拒绝了。
2005年,东北某大学盛情邀请他担任该校名誉教授。林俊德说:“我们的研究领域虽然接近,可是距离太远,鞭长莫及,我给不了什么指导,这挂名教授还是别当了。”
“院士,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精。”林俊德院士给自己立下“三不原则”——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2011年,一个重要学术评审会在安徽黄山举行。主办方慕名前来,邀请他当主审。同以往一样,林俊德拒绝了:“第一个成果跟我研究方向有点关系,但也够不上当主审;第二个成果不是我的研究领域,我当不了评委,你们抓紧时间再找人吧。”
直到去世,林俊德依然是没有任何“兼职”的院士。然而,他走得很坦然,也很幸福,正如他遗言所说——
“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只知实事求是搞科研。人能力有限,时间有限,但是只要努力,都能做出成绩,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做事响彻天地 做人淡如清风
去世前,他强忍病痛审阅学生8万多字论文;一直念叨要给孙子、外孙写封信,却没抽出时间来
“赶到医院时,老师已深度昏迷。我把老师的手贴在脸上,心里默默地说,老师,您像父亲那样摸摸我的头,好吗?”
2012年9月8日,马兰基地大礼堂,“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学生钟方华哽咽难言,泪流满面。
情深深,意切切。老师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导,早已融入每一名学生心中。
唐博士是林院士的关门弟子。他给记者拿出了恩师为自己博士论文写下的评阅意见。
评阅意见只有338个字,一笔一画,林俊德写得清清楚楚。
这是他去世前,在病房强忍病痛读完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后,用颤抖的手写下来的,也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手迹。
唐博士事后才知道,林院士为他论文忙碌的时候,却“忽略”了另外一件事——
老伴黄建琴说:“躺在病床上,老林一直念叨着,要给心爱的孙子、外孙各写一封信,却没抽出时间来写,带着遗憾走了……”
林俊德曾内疚地对女儿说:“对不起,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你成了我们的‘试验品’……”
可对于自己的学生,他却个个都当做“精品”来雕刻——
在他的工作电脑里,带过的每位学生,人人都有一个专用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
给予学生的爱,林院士从来没有想过回报,因为在他眼中,“师生之谊应纯净如水”。
他不允许师生关系掺进半点杂质。他当选为院士时,所有学生送给他的贺礼就是一只乒乓球拍。他特别喜爱,每次打球都带着它;他如此疼爱的弟子唐博士,在他去世后才第一次进他的家门——帮师母整理资料,料理后事。
当林院士的学生是幸福的,同时也会备受“煎熬”——
基地研究所一室张主任考上他的博士研究生后,整整苦读了8年才拿到学位。他告诉记者:林院士带的博士,平均至少需要6年才能毕业。
一名学生做毕业论文时,先后被3次退回。历经半年艰苦修改,论文才最终过关。一次经历,影响一生。如今,这位学生以严谨治学在业内著称。
“搞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这是林俊德生前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他的科研词典里,容不得“将就”“差不多”这样的词汇。
正因为如此,林俊德并不是一位“高产”的老师。这么多年,他总共才带出了23名博士、硕士。
但是,院士的身后,是群峰竞秀——他培养的学生,个个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有些已成为学科带头人,有3位当上了研究室主任。
“老师不仅自己善于啃‘硬骨头’,也常常教导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学生唐博士说,他指导的每个学生,研究课题都是跟踪学科发展方向和重大工程应用而确定的。
当年,林院士为了帮助他选论文课题,写了满满3页纸,从当前任务、人才培养、课题经费和论文完成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唐博士经过多年研究,目前这个项目已被列入重点科研项目规划。
如今,林院士走了,办公楼那盏曾经夜夜明亮的灯熄灭了,试验场上再也看不到那个爱较真的老头了……
研究所局域网上,大家悲痛声一片——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林院士的一生,是热爱祖国与执著事业的完美结合,是深厚学养与高尚品德的完美结合,是严谨作风与科学方法的完美结合。”采访中,基地研究所政委李文泉连用3个“完美结合”,表达对林院士的敬仰。
离开基地那天,细雨霏霏。越野车在茫茫戈壁一路颠簸,记者内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纯粹,高尚,且充满力量。
(本报记者:刘兴安、张晓祺、柳刚,特约记者:黄从军)
来源:2012年9月25日《解放军报》
林俊德院士的最后48小时
倒数第二天
5月30日,由于林俊德院士拒绝做手术治疗,经各科专家及医院领导协商,建议院士做透析治疗。
在病房,林院士问院长:“透析是否会影响我的工作?”
“透析可能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院长回答。
听完后林俊德院士放弃了透析治疗,说:“我现在啊,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完,手术和透析都影响工作,那就不做了。”无论大家怎么劝说,他都坚持自己的决定。
18时40分,他要求拔除胃管。护士长强烈建议留置。他坚决要求拔掉,并说:“人不吃不喝可以活7天,没问题。”
18时48分,家属及护士都建议林俊德多休息,他说自己可以坚持,坚持不上床。他喝了一点茶水,老伴问他是否想吃饭,他说:“可以,多少吃点。”
18时52分,护士长进来,看到林俊德仍在工作,对他说:“院士,要是累了就休息会儿,千万不要硬撑。”他大声说:“好。”老伴喂他,他非要自己喝。
19时,他再次对护士说:“希望把胃管拿掉。”老伴劝他歇一会儿吧,他说好,然后关掉电脑,并要求站着休息。
19时10分,老伴问他是不是要喝中药,他说好,喝了一口说好苦,并开玩笑说:“给我个糖就可以。”老伴连忙答应。
19时35分,听从大家意见,他上床休息。在移动过程中,他指出活动输液架头重脚轻容易倒。大家解释是由于他工作时离输液架距离太远,够不到。他点头表示理解。
20时,全家合影。
20时10分,林俊德院士的妹妹对他说:“小时候玩游戏我总是输给你。”边说边用手帮他梳头发。老伴说:“一直都是自己把自己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从来不让我给他梳。”妹妹说:“我从几千里远的地方来给他梳头,他能不愿意吗?”他笑着点头:“愿意、愿意。”并开玩笑说:“要浪漫。”大家都笑了。
妹妹说:“哥哥,孙悟空取经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你要拿出你搞科研搞工作的那种坚定的精神。”他坚定地说:“没问题。”
他的老同事张研究员一直陪伴左右,林俊德几次让他走,他都笑着说:“我多陪陪您,要是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记得第一次看您的时候,给您提了几斤瓜子,您非要给我3块钱。从那以后,我就再不买东西去看您了。”
20时20分,林俊德院士让大家走,让女儿也回去。他说:“你们在这,会给我负担,我会很累。”老伴笑着说:“好,你们走,老伴留这。老伴肯定要在。”他说:“对!一直都在。”
20时35分,同事和学生来看望。他断断续续地说:“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人的能力有限,时间有限,但只要努力,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一辈子支持我的就是诚恳,不侵害别人利益,对别人宽容,对自己严格。我本事有限,但是尽心尽力。谢谢大家!”学生要扶他上床休息,他拒绝了。
20时50分,他要跟学生们合影,要用自己的相机。女儿拿相机给他,他戴着老花镜亲手调试,反复试拍。
21时15分,他与家属和司机合影。临走,他的学生及老部下依次上前握手,并亲吻他的手背。
21时18分,家人让他休息,被他拒绝,又打开电脑伏案工作。
21时40分,家人问是否喝中药,他同意后喝了小半碗,然后继续工作。亲属、女儿一直陪在身边。他坚持用电脑工作,不让他人打扰。
22时01分,护士长到病房,询问他坐了多久,建议不要劳累,要多休息。他答应并关掉了电脑,准备休息。
22时29分,按照计划应该休息了。
23时20分,林俊德休息。
最后一天
7时44分,他要求起来工作,家属劝他多休息,说戴着氧气面罩给氧行动不便,他同意。
8时3分,下胃管。医生通知要换血,否则上午这一关难过,但家属遵照他的意愿,放弃换血。
8时52分,医生嘱咐不能让林院士睡着,为了不让他睡着,老伴和妹妹在他耳旁不停地跟他说话。
9时17分,护士问是否需要点水,他点头应答。
9时26分,他突然说:我要工作。护士跟他商量说一会儿让他工作,他点头答应,但说话比较吃力。
9时30分,他再次要求工作,护士说等他休息一阵、身体好一点再工作。他说:“我等不了了,(你们)太理论化了。”女儿问他:“爸,肚子难受吗?”他摇头,说:“不,我要工作。”随后反复要求工作,要求直接工作。女儿说:“你要弄什么?我帮你弄。”他说:“不行,我自己来,我要工作。”并询问护士现在几点。看着女儿流泪,他望了一会儿,对她说:“大家要高兴。”他戴着氧气面罩的声音有些闷,但很坚定。
9时40分,他继续说:“我要工作。”女儿说:“好,我把笔记本支上。”他说:“行。”
他要求坐起来,女儿反对他坐起来,但他坚持要坐起来,并大声地说:“可以!”大家跟他商量坐在床上是否可以,他反对,说要下来,坐到工作台上。医生来问他是否要坐起来,他大声回答:“是!”医生建议他不要下床,他坚决要下来在工作台上,说:“效率高!”态度很坚决,大家只好准备让他下床工作。
9时54分,他说:“尽快让我起来工作!”
9时55分,学生、同事和护士一同把他扶到桌旁。他说:“在工作区工作效率高。”别人问他坐着能行吗?他很坚决地回答:“没问题。”在场的医生、护士、家人和学生、同事多次劝他休息都被拒绝,他说:“不要强迫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你们不要打扰我,让我专心干点工作。”大家多次劝他上床休息,都被拒绝。他说:“我的习惯,你们都知道的,我可以。”
10时30分,在多人劝阻下,他暂时停下了工作,但只愿坐在椅子上休息,不愿上床,说:“坐着休息,上去就下不来了。”随后他继续工作。
10时45分,大家再次劝他躺下来休息,但他只愿坐着休息,休息几分钟便又开始工作。
10时54分,他向学生交代电脑中的资料,要求资料从电脑中找,已经按ABC的顺序排好序。
11时09分,在众人劝说下,他依依不舍地离开工作台和笔记本,躺在了床上。
11时35分,亲属、战友、学生一直陪在他身边。
12时15分,基地领导来病房看望,对他说:“林院士,大家都向您学习,感谢您!感谢您!”“院士,爆炸力学这个您开辟的事业,我们继续发扬光大!”大家都深深地看着他,约2分钟。
12时28分,他说想睡觉。
12时30分,他向女儿强调自己工作上的文件夹名及排序,强调顺序规范。
12时46分,他对女儿和儿子说:“照顾好你妈,一切简单。”儿子说:“您跟我说的话我都记着,您放心,我们一定照顾好妈妈!”
14时09分,林俊德院士陷入昏迷。老伴一直紧紧握着他的手,贴在耳边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把家当旅馆,一心扑在工作上,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这期间,他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反复念叨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整理时要注意保密……
19时20分,学生从外地匆匆赶到医院。老伴伏在林俊德的耳边说:老林,钟博士来了。林俊德的手指动了一下。钟博士拿过林俊德的手贴在脸上说,“林总,你就像父亲一样摸摸我的头吧。”
最后,20时15分,心电图成直线,林俊德平静地离开了。
(记者:余建斌)
来源:2012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众人眼中的林俊德
学生眼中:很多事情都是独创,科研作风很严谨
张研究员(林俊德学生):我1996年毕业到研究所后就一直跟着林院士工作。林院士参加1964年我国第一次核爆炸时就测出核试验冲击波数据。目前我们研究室的三大研究方向都是由他开创的。他做的事情很多都是独创的,具有创新思维。他一再强调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有时一项工作要做好几次试验才拿到一个数据。他不依赖国外的资料,他认为科学殊途同归。
唐副研究员(林俊德学生):老师在工作中严谨求实。每次在试验还没展开时,就第一时间去拍照、去测试。在他的办公室里放着放大镜、卷尺等工具,他坚持要拿到第一手数据。
他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在一次打球时,我随便提出一个问题,没想到他花了一晚上时间专门做这个事情,第二天一大早到我办公室给我讲解。
秦副研究员(林俊德学生):我2009年考上林院士的博士生,老师给我写过一段话:有决心,有信心,持之以恒,最终一定会成功。还告诉我,科研的核心是创新,但是得是有意义的创新。创造性与实效性要有机地结合。
他在学术上比较“犟”,要说服他必须拿出自己的东西。向他汇报学术问题,我总想尽快汇报完,不耽误他的时间。但他却每次都很有耐心,有一次跟我谈了两个多小时,下班了他都不知道,让我觉得老师很负责。
同事眼中:爱党、爱国发自肺腑,节假日都加班,从不兼职
张研究员(林俊德同事):爱党、爱国,从他口中说出,我们都觉得特别真实,是发自肺腑的声音。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这些东西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没有半点虚假的成分在里头,所以大家都很信服。
王研究员(林俊德同事):我接触林院士比较早,当时我们都尊称他为“林老板”,因为他聪明、手很巧、脑筋转得快,学术上很有成就、很有威望。他在大学学的是机械,后来做力学研究,他转行转得很快很成功,很多工作都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林院士做事很认真,在生活上也是这样。在基地时,很多人家里都自己种菜、养鸡,他总爱琢磨怎样才能把菜种好,怎样才能让母鸡多下蛋。
曾研究员(林俊德同事):林院士最感人的地方是周末、节假日都在办公室加班,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当上院士后,如果去兼职,收入会非常可观,但林院士从来不去兼职,不去帮别人搞项目。他生活简朴、节约,但经常资助别人,对别人很大方。
成副主任(林俊德同事):林院士酷爱运动,单杠、双杠、游泳、打球……研究所的游泳池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他是常客,也一直带着最早发的游泳帽。林院士还是乒乓球高手,他本身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自己善于思考琢磨。他不是一味枯燥地工作,很热爱生活。
医护人员眼中:坦然面对生死,如此敬业的人第一次见
张利华(西安唐都医院科室主任):他跟别人最大的区别是,到临终前,一直没忘记对国防事业的热爱。我从未遇到过像林院士这样让我感动的人。我甚至没有把他当病人,而是当一个亲人,值得我学习、敬佩的亲人。
最后时刻,我跪下了,对他说:“林院士您安心地走,剩下的工作我们会接着完成。”医生、护士都在流泪,这种场面,我从没有见过。
本来想给林院士做一个肠梗阻手术,可以延长几天、几周甚至几月生命,但他拒绝了,因为他怕手术后不能再起来工作。他跟我讲:“我不做手术,做完手术,我就不能正常工作了。”他还说,“你不用担心,我的病情我知道的跟我家属一样多,可以完全跟我说”。
安丽君(医院护士长):见到林院士的第一印象是他很随和,没有一点架子。在对他的护理方面,从未提出过额外要求。在病情进一步恶化后,不管我们怎么劝阻,他都坚决要下地工作。他下地很困难,勉强在椅子上维持一个坐的姿势。我在临床工作20多年了,这样从容淡定地面对自己生死的病人,我是第一次见到。
他腹胀严重,为减轻病情下了肠梗阻导管,从鼻腔下去经过胃,有3到5米长,下了一个多小时还没下进去,因为胃部已经被顶得弯下去了。他下地工作时,坚决要求把管子拿掉才能高效率地工作。
整个护理中,我从未听他主动说过一句不舒服,只有我们问他时才说。下床时本来很痛苦,但他表现得很轻松,说“可以的,我可以的”。医务人员都流泪了。
林院士走后,大家自发地向他鞠躬告别。我们年轻护士很受教育。能像林院士这样坦然面对生死和如此敬业的人真的不多。先后有10多个护士自发给他做过护理,都想多照顾一下林院士。
任引刚(主治医生):林院士与其他病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最后一天早上他的病情已经急速恶化,但他并未想着还要做什么检查或治疗,只是一再要求下床交代他的工作。这一点,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
林院士临终前,我们一直在场。老人家离别后,擦洗身体、换衣服全部由护士自发完成,大家都含着泪。
家人眼中:性格开朗、乐观,心直话直,但对事不对人
黄建琴(林俊德爱人):他的性格开朗、乐观,不快乐的事当时让他不愉快,但事后他都想得很开。他朋友说,老林肯定得罪过不少人,我说,是的,他是对事不对人,心太直,话太直。矛盾过后,从不计较什么,该好好工作照样好好工作。
他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待在办公室,我就跟女儿说,我就当你爸出差去了。
他经常说:“我是山沟里穷苦人家出来的,没有党的培养,我上不了大学,没有助学金,读不完大学。”所以,上学和工作后,他一直带着报恩的心态。
林俊德女儿:其实父亲很少管我们,只管大的方向,比如,做人要真诚,不能算计别人、侵害别人利益,做人不要张扬,不能打着父亲的旗号做事,不能给父亲抹黑。
父亲对我其实有点愧疚。小时候我贪玩,没好好学习,父亲工作忙,没怎么在意,后来我没上大学。以前挺害怕父亲的,那时我调皮不好好学习,父亲用小细竹棍打我,但他每晚加班回家后会看看我睡得怎么样。我参加工作以后,跟父亲交流多了,两人关系紧密很多。父亲亲口跟我说过:“你是第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试验品,我们没什么经验,你就多担待点吧。”
林俊德儿子:老爸要求很严,不让我动公家的任何东西,虽然我动手能力强,但没机会接触电脑、收音机等,当时我的同学都玩过这些。老爸让我读马列,看毛选,我说学校学过很多了,老爸把我带到他办公室逼着我学,说这个不一样。我学习后,觉得很有哲理,受益匪浅,后来主动向老爸要几本书看,一直带到大学。里面很多道理是需要反复咀嚼才能感受到的。
(记者:余建斌)
来源:2012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 报刊评论】
崇高者无畏
林俊德院士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钢铁战士。他的战场在铸造核盾的国防科技战线,在风沙漫天的戈壁沙漠,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病房里。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忠诚于党、献身祖国的理想信念,扎根戈壁、淡泊一世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开拓精神和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执着精神。他是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优秀代表之一。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如此无畏,在生死抉择之间淡然自若?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他如此处理工作与生命的关系?
林俊德院士常怀感恩之心,报国之情。尤其在所从事的工作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时,更激起他昂扬一生的斗志。他对党、对国家是刻骨铭心的爱,因此能够以一生的时间坚守生命禁区罗布泊,每天过着单调、重复的日子,却乐在其中。他更是一朵由“两弹一星”精神、马兰精神浇灌盛开的马兰花,一辈子扎根荒漠,不管风雨,无论荣辱,始终固守在他最热爱的土地、最眷恋的事业。
真正让林俊德院士超越生命局限的,是他内心拥有的信念坚如磐石。他把感恩、爱党、报国和润泽他内心的精神力量,融为一个崇高的信仰,映射出坚定的人生价值观。人们被他感动,为他动容,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坚定信仰,触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林俊德院士的生命绝唱背后,正是我们要寻找的真正的时代精神。
我们学习林俊德院士,正是要以他为榜样,立足自己的岗位,担当自己的责任,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融入这创造和发扬时代精神的洪流中去。
来源:2012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真正的民族英雄
林俊德院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他奉献茫茫大漠50余载,为“两弹一星”科研事业建立了卓著功勋。他成绩斐然,却始终低调敬业,不断攻坚克难。他吃苦耐劳、敬业建功和爱国奉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完美范本,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他有一个知识分子终身不渝的爱国情怀。林俊德院士出身贫苦,他总说自己是大山的儿子,也始终保有山里人质朴的本色。他的生活极其简单,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搞研究,做工作。他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始终感激党和政府对他的培养,因为留恋核事业,他放弃了转业南京的机会,毅然留在戈壁大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诚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少曲折,不管生活的环境有多么艰苦,不管事业的发展有多少坎坷,都一如既往,奋勇向前。
他有一个知识分子坚定不移的敬业奉献精神。50多年来,林俊德院士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为国防事业建立了殊勋。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创造了辉煌。人们经常议论他们这批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林俊德院士说,他们作了不少牺牲,几十年过着枯燥贫乏的文化物质生活,研究所1966年从北京搬到大西北时好多人的对象告吹了,许多人夫妻两地分居一二十年,许多人在父母临终前来不及回去看一眼,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们并不为此而后悔,而是为之自豪。因为,自己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尽了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振兴中华作了贡献。因为信念坚定,所以步履坚实。
爱国、敬业、奉献,这样的理念已经融入了林俊德的生命。所以,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他依然坚守这一切,他坦然、淡定,把病痛甚至生命的长度都抛到脑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对林俊德这一代优秀知识分子而言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不折不扣地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英雄。
来源:2012年9月24日《光明日报》
国防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大家介绍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他扎根大漠50余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入学习宣传林俊德的先进事迹,就是要进一步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团结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爱国需要激情,报国更需要行动。全军官兵都要以林俊德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牢记使命、奋发有为,高标准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来源:2012年9月24日《解放军报》
【 学习感想 】
林俊德事迹感动各界读者
连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先进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热烈反响,各界读者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向林院士学习,把他的崇高精神体现到本职岗位上,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技术专家叶齐蓁看了有关报道后心绪难平,他说:“林院士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既是马兰人的代表,也是院士的代表,学习宣传他,是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也是增强科技创新力的需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杭义洪说:“林俊德对科学的执著探索,对事业的热爱忠诚,以及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科技工作者永远的榜样。”
“学习了院士的事迹,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人生因奋斗而精彩’的深刻内涵。”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说。
林俊德院士家乡福建省永春县县委书记林锦明说:“林院士是永春人民的骄傲,是永春人民学习的榜样,家乡人民永远怀念他。”
在互联网上,网友对林院士“忠诚报国”、“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精神是“国家进步、民族繁荣的动力”。
(记者:尚文超)
来源:2012年9月28日《光明日报》
把一辈子献给党
——学习林俊德先进事迹系列谈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像战士一样冲锋到生命的终点,真正做到了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俭朴一辈子,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怀念、敬仰和追随。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林俊德像众多“两弹一星”的科学巨子们一样,科研上成就卓著,做人上有品有格,不愧为爱党报国、献身使命的典范。他一辈子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做事天地良心,天经地义”;一辈子创新攻关,像激光一样在核爆炸力学领域集中能量一往无前;一辈子顽强拼搏,像春蚕吐丝一样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一辈子淡泊守正,不为俗务所困,不为奢华所惑,不为浮躁所扰,浑身干净得没有一点灰星。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检验一名党员的党性,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党的关怀。林俊德扎根大漠,隐姓埋名,把为国铸核盾当作毕生的奋斗目标,为国家争了气,为民族争了光,也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终其一生忠诚党,倾其所有献给党,体现出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觉悟,诠释了共产党员特有的“成功哲学”。广大官兵特别是党员干部应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为党着想,一辈子为党奋斗,一辈子为党争光。
(作者:丁兴农)
来源:2012年10月3日《解放军报》
作为常在修为中
——学习林俊德先进事迹系列谈
如果把林俊德的辉煌成就比作一幅彩色的画卷,那么他的简朴生活则好似一张黑白照片。这幅彩色画卷绚烂无比,这张黑白照片同样震撼心灵。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作为常在修为中。
对享受看得很淡的人,往往对事业看得格外重。一块手表戴了15年,一个公文包用了20年,一个铝盆打了5个补丁。林俊德对生活不上心,对工作却极较真,从原子弹到氢弹,从空爆到地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他都义无反顾冲锋在第一线。试想,没有做人的淡如清风,哪有做事的惊天动地。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终归有限,不能什么东西都想抓在手里,敢于舍弃才能得到更多。林俊德当专家不慕虚名,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科研上。正因为如此,他才成果不断,事业常青,成为国防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
对于那些最终干出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杰出人物而言,一生的作为总与内心的修为成正比。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林俊德还强忍着剧痛坚持伏案工作。在他的心中,党的事业、祖国的事业重于生命,高于一切。他的牺牲奉献和无悔付出,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折射了一名革命军人的崇高思想品格。
“有计安家国,无心许禄田。”林俊德内心澄澈,了无杂质,把名节看得比命还重,把名利看得比纸还薄,从不为私心所扰,从不为名利所累,从不为物欲所惑。观其一生,辉煌隐于淡泊,淡泊成就辉煌。他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
(作者:孔令才)
来源:2012年10月4日《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