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绵绵,曲径幽幽。2019年4月4日,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党总支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来到农学院子三园,沉痛悼念在爱国主义运动中壮烈牺牲的浙大学子于子三。祭奠仪式由本科生院党总支第三党支部书记、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尹金荣主持。
于子三宣讲团宣讲员纵榜正向我们介绍于子三烈士的悲壮事迹。1925年,于子三出生在山东牟平的一个教师家庭。受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他从小志向远大。1944年夏天奔赴重庆,后在贵州考入转移到湄潭的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接受了党的革命思想的启迪和浙大“求是”学风的熏陶。同年冬天,于子三投身战地事业,奔走在抗日服务的第一线。1947年5月12日,于子三当选为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同时担任浙江区学联、全国学联等的联络人,积极参与“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同年9月,投身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新民主青年社”,不屈不挠地战斗在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最前沿。1947年10月26日凌晨,一路跟踪的国民党特务以查夜为名秘密逮捕了于子三及其来杭校友4人,并对于子三软硬兼施、刑讯逼供,但他宁死不屈,至死没有吐露半点秘密。29日下午,于子三在狱中英勇牺牲,年仅23岁。于子三被害一事吹响了学生运动再度高涨的号角,在中共上海局领导下,掀起了全国性的“反迫害、争自由、求生存”的反蒋浪潮。1948年3月14日,浙大师生举行出殡仪式,在“学生魂”的巨幅挽幛和“于子三烈士千古”花圈的前引下,将于子三灵柩安葬在万松岭南坡。
支部全体成员面朝于子三烈士塑像,低头默哀一分钟并三鞠躬,表达对先烈的悼念。之后,大家怀着虔诚的敬意,轮流向于子三烈士敬献黄菊,以此表达最真挚的追思和崇敬。
缅怀,是为了更好地铭记;铭记,是为了永远地传承。于子三就像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莘莘学子照亮了前行的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缅怀于子三烈士,学习他那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