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做别人做不了的

编辑:系统管理员 编辑:admin 时间:2008-12-03 访问次数:3377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08-12-03 http://www.zju.edu.cn/zdxw/jd/read.php?recid=25033
 
 
    丁晔是浙江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2008级研一学生,今年6月开始进入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科研。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就在实验室成功拉制出45厘米长、直径300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500至1/200的光纤。而在此前,靠手工拉制的光纤,最多只有10厘米左右长。他说,这得益于自己亲手搭建的拉光纤设备———一套还没有正式取名的实验装置。
      
    “这套装置除了步进电机是进口外,其他如热源、氢气发生器、拉纤设备等,都是我们到电子市场买来零件,自己搭建的。”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小房间,丁晔带着记者参观他的实验台:在步进电机的牵引下,一条普通的光纤穿过拉伸器,变得细小起来,在靠近火焰喷嘴的这一段更是“消失”了。“这么细的光纤人眼是很难看到的。您看不见的这一段就是我们拉出来的光纤,有40多厘米长。”
   
    微纳光纤及其器件是实验室童利民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丁晔的工作是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拉伸特定规格的纳米光纤。此前,拉伸光纤是靠人工手拉,用酒精灯来加热的。因为手控定位精度差、酒精灯的火焰不稳定等原因,可重复性差,“有时候实验需要某种特定规格的光纤,花几天时间都不一定能完成。”
   
    在课题组杨青副教授的指导下,丁晔尝试自己搭建设备。他自制氢气发生器来提供火焰,自制拉伸设备来确定火焰的温度和位置,以实现拉伸的可控和可重复性。经过反复的调试,实验装置搭建成功。“我们把实验取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以后根据这些数据调整火焰的温度和位置等指标,就能拉出特定长度、细度的光纤了。”丁晔说,拉长拉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下一步,他还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拉出又短又细的光纤来。
   
    “利用现成的设备做实验,结果可能只比前人好一点。但用自制的设备,就能做别人做不了的。”童利民介绍说,实验室有很多国外的先进设备,但大多是做检测用的,真正做材料和器件用的设备很多是自制的。
   
    现在,童利民教授的科研团队,共有11位博士生和9位硕士生。他们不仅自制设备,还经常自发组织讨论学术问题。“他们的选题,我宁可要求面窄一点,但要争取做得最好。每一个都最好,合起来,整个系统也就会最好。”童利民说,他这里有些学生在二三年级就能做出较高水平的工作。其中,博士生谷付星同学在研二的时候,利用单根高分子纳米线实现光学气体传感器,不仅灵敏度高,而且响应速度很快,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知名期刊《NanoLetters》发表后,被NatureChina和《NanoscaleResearchLetters》等作为研究亮点报道;博士生姜校顺同学进实验室3年,在微纳光纤谐振腔和激光器方面工作出色,首次实现了微光纤环型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多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应用物理和光学领域的知名期刊《AppliedPhysicsLetters》和《OpticsLetters》,两次被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知名评述杂志《LaserFocusWorld》和《PhotonicsSpectra》报道。
    
    (本报记者 宦建新 通讯员 单泠 高楚清)2008-12-03
 
上一篇:下一篇:

本科生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