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概况

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历史悠久,从求是书院的“博通格致”到抗战时期的“各具专长、俾成全才”,从建国之后的“理工结合、专中求通”到四校融合后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在开放办学和实践探索中走过了不断发展的改革历程,为完善19世纪、20世纪的通识教育贡献了浙大的成功经验。

进入21世纪,学校开展了三次教育教学大讨论,形成了“人格、素质、能力、知识”并重的KAQ2.0全人教育共识,全力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通识教育,带领学生感悟综合交叉的知识、锻炼全球发展的能力、涵育人文科学的素质、培养奉献家国的人格,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

学校坚持以教育思想引领教育改革,在通识教育目标和理念上始终一脉相承并且与时俱进,通识教育创新实践不断立体展开并向纵深推进,在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管理机制、课程体系等方面逐渐形成了浙大特色,构建了前期大类培养和后期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通专跨融合、四课堂融通的教育体系,如率先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实行大类招生和主修专业确认。

培养模式的创新。1984年,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指导思想,以“工科人才,理科培养”为原则,学校创办了以培养具有较强理科基础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科人才为目标的混合班,开启了新一阶段的通识教育改革。在2002年工科部分院系试点的基础上,于2006年首先在国内实施全校性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大类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培养路径的创新。学校实施四课堂实质性融通的培养路径:第一课堂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夯实基础、拓宽视野、丰富学识、提升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第二、三、四课堂以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并通过四课堂衔接融通,深入探索协同管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孵化落地“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助力学生未来发展。

管理机制的创新。2000年,在混合班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竺可桢学院,旨在探索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拔尖人才培养管理新模式。2008年,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本科生院,统筹全校本科教学资源,全面负责本科招生、培养、学生工作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以本科生院为平台,统筹思政工作与培养环节,实现了学生工作与通识教育的深度融合。本科生院下设求是学院,负责通专跨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学生管理,形成了“一横多纵”的学生管理机制。2016年,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并于2018年成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识教育推进工作组和通识课程建设小组,具体推进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17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课程体系的创新。学校构建了涵盖“通”“专”“跨”的本科课程体系,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目前,学校的通识课程体系由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组成,前者包含了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等5类,后者则包含了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科技创新、文艺审美、生命探索和博雅技艺等“6+1”类。通识选修课程体系聚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旨在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不忘本来”、世界文明“吸收外来”、当代社会“面向未来”、科技创新“科学精神”、文艺审美“艺术趣味”、生命探索“生命体悟”和博雅技艺“知行合一”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面向未来,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时代新人培养的新需求,浙江大学将以全人教育理念继续引领学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强调多元化、全过程的质量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学校通识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


本科生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