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 —— 记浙江大学本科生院2012年暑期务虚会

编辑:系统管理员 编辑:admin 时间:2012-07-20 访问次数:2763

.
2012年7月4-5日,浙江大学本科生院2012年暑期务虚会在湖州长兴举办。本次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深入贯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机制与途径,对如何大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会议由十个报告、分组讨论和校领导讲话三个环节进行。
.
大会专题发言会场
.
会议首先由陈劲作《浙江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展望》的报告。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机制与途径,大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目前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仍需显著提升,教育教学的信息量不足,系统性也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他提出要打造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优化教育模式完善培养方案、提高课程质量、重视拔尖人才培养、加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七大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刘向东作《注重内涵 协同管理 提高培养有效性》的报告。报告从继续稳定教学秩序,践行培养理念;关注培养方案,强化内涵式发展;推进通识课程精深化和大类课程体系化;继续推进实习实践教学;提升境外交流层次与学生比例;学困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思索。
陆国栋作《推进本科教学工作的思考》的报告。报告从本科生院各处室的重点工作分析了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他指出要以教学模式转变为突破口,构建“核心”系列课程;以岗位责任教授为带头人,组建柔性基层教学组织;以教学考核改革为牵引器,搭建师生互动互促平台;以优秀学生选拔为起始点,引导院系参与招生过程;学工处、竺可桢学院、求是学院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点,形成学生乐学崭新局面。他总结了本科生院的近期重点工作,包括求科班培养方案的国际评估、进一步加大并落实学生国际化培养工作、启真班选拔工作,完善“一横多纵”和“园院协同”、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组织好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大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几方面工作。
楼程富作《有关教学质量的思考》的报告。报告结合757份2012届部分毕业生问卷调查和760份教学班教学督导评价、院系评估和考核三项材料对学生的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起薪、在校期间所学课程质量的总体评价、所学专业的总体评价、通过浙大本科阶段的学习毕业生的收获和价值提升方面进行了分析。报告分析目前浙江大学的本科教学有强大的学科支撑、雄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改革的管理制度、优质的学生生源,质量很高但仍然存在一些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普通存在的问题。今后要不断改进课堂和课程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加过程性评价、完善“课程质量”的综合评价促进“重要课程”的质量提升,实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高校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制度,通过一系列举措对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和反馈,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何钦铭作《求是学院工作汇报》的报告。报告从困难生与帮扶机制、信息系统与学业服务、今后工作与思考分析了求是学院的工作。在困难生帮扶机制上,目前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班团委、寝室长、学长组、专业院系、新生之友、宿管及家长的九个层次的管理口径,在工作源头上从指标筛选、动态跟踪建立了一整套定点帮扶的工作机制。目前已建立了本科生信息系统,赋予班主任、辅导员不同的的学生查询功能,为求是学院的学业指导与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体系。在求是学院今后的工作与思考中,何钦铭指出要在队伍建设上、量化考核解决班主任工作、学长队伍的优化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学校的大类培养工作。  
会议邀请了四个院系代表报告。光电系王晓萍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报告。报告介绍光电系不仅要以重点学科、一流学科等吸引学生,更要以优质的本科教学吸引学生。今后将继续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进一步工作设想等优秀经验。
生命科学学院蒋德安作《以学生为本,努力搞好本科教学》的报告。报告从生命科学学院教育教学基本概况、近年来的主要教育教学成效、关于教育教学的几点体会和思考介绍了生科院为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心得和体会。
航空航天学院黄志龙作《航空航天学院本科教学分析与计划》的报告。报告从航空航天学院与教学相关情况简介、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及相关措施,作了深入的介绍。
传媒学院李杰作《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的报告。报告分析,现在传媒学院是文科转型中的传媒教育,在传媒教育的新时期要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教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他也提出传媒学院是学部中的小学院,在生源数量上较小,比其它生源人数较多的院系同样参与学校的本科教育评估中,存在着起点低、师生基数少、增长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希望在考核指标中予以一定的倾斜,支持传媒专业走得好、发展得好。今后在传媒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上,院系全体上下全力以赴,继续坚持现有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以吸引优质师资为努力方向,全体教师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本科课堂,进一步紧跟前科前沿加强专业建设,从各个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金海燕作《围绕培养质量 做好学生工作》的报告。他指出学校在学生培养中肩负了极其重要的责任,浙江大学致力于培养一流的人才,要努力从学业指导、体艺、心理、思想道德教育等各方面加强学生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科生培养质量上,要突出大类培养的特色,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可迁移能力专业能力,通过专业教学(实践)、通识课程课外活动等方面解决学生实践缺失的困境。通过学工和教学线的共同配合,提高学生满意度从而带动人才培养质量。
.
本科生院及各院系代表专题发言
.
十个报告后,校副教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严建华和校党委副书记任少波教授分别讲话。严副教务长认为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有六位职能部门负责人从各个角度对本科教育的内涵从宏观、微观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的建议,院系代表也就本科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开展了介绍、分析和探讨。他指出,学校在学生管理上要一方面注重学困生的帮扶,减少因学习困难的学生的退学比例,但一方面更要注重为特别优秀的学生、中等学生发展的提供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成才、成长搭建平台。他还指出,要调整观念协调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目前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否则学生为什么还要选择上质量不高的课堂教学?要调动科研的资源去支持教学,包括支持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是浙江大学根本的根本,要抓住今年质量年的东风,将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任少波副书记讲话中指出,今天的会议各个报告体现了大家在工作对未来的把握和务实的态度,这是我们推进本科教育的信心。他从学生对高等教育和学校资源、平台的需求上对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建议。结合他感受深刻的英国《Brown Review》报告,他指出浙江大学的本科教育要响应学生的需求而生存,要为更多有潜力的学生应提供更多的建议和信息去帮助他们选择课程开展学习,质量提升要归根到底关注学生成其是优秀的学生在浙江大学的成长,使他们在浙江大学的成长得到充分优质的资源和教育。他认为目前是国内高等教育特别是浙江大学这样的高等院校的机遇,也是面临国际一流大学对我们最大的冲击。目前,有部分优秀的生源开始陆续选择出国接受本科教育。现在是我们这一代浙大人接受考验的时候,我们能否在这一轮的大变革、大机遇面前能否抓住机会克服我们面临的困难、迎接挑战,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要集聚资源、平台、各种各样的锻炼和发展机会,使我们每一个优秀的学生进校后,经过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不久的将来能进入今后中国领军发展的阵营。
.
校副教务长严建华教授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任少波教授讲话  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劲教授主持
.
随后,会议分三组由本科生院、专业院系交叉进行讨论。大家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于课堂教育质量的提高、教材建设、师资引进、实践、实习教学环节、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国际化办学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参观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

分组讨论

大会交流

会议最后,来茂德副校长就各分组讨论的热点作出回应,并发表总结性发言。他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十六字办学理念,要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以生为本来设计教学改革;要积极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的体制和机制;要积极谋划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教学组织机制;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的比例,提高课程质量。他要求各院系、本科生院分管工作负责人,必须以身作则,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的内涵式发展。他指出,在教育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发展空间、平台和机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他指出,办学的国际化成为我们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要想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闭关自守一定不可能实现,号召各院系、各学科教师为主力,做好学校全英文课程建设,提升我校合作高校的层次交流合作,提升本科生参加优秀交流项目的比例。相信只有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从量的扩张发展到质的飞跃,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副校长兼本科生院院长来茂德教授总结   .

.

 

上一篇:下一篇:

本科生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