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沙龙

组织研讨课程的心得——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午间沙龙活动(十九)

编辑:系统管理员 编辑:sun 时间:2013-01-08 访问次数:1293

为提高广大教师在核心课程中组织研讨课的技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本期特邀我校人文学院陈志坚老师就“组织研讨课程的心得”与大家共同交流。
陈志坚老师是我校通识核心课程《《史记》与《通鉴》》的主讲教师,同时陈老师也亲自组织研讨课。在组织研讨课的过程中,陈老师利用当下历史剧热播引导同学用表演的方式对某段历史进行演绎,实践下来已经3个学期了,陈老师总结,利用表演的这种讨论方式,学生的参与度高,学生发挥的自由度也很高,能够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另外,在授课安排中,前一节授课前陈老师会给学生布置一段原典进行自学,也会同时网络上传相关的原始史料、重要经典论著,在讨论课之前,陈老师会通过网络上传自己整理的相关阅读材料,网络上传的资料要求学生都要认真对待,讨论开始时,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将组内的重要论点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组间讨论,开始阶段,陈老师注意到组间讨论以逻辑辩论为主而忽略史实,流于肤浅,为了更好地引导组间讨论,陈老师改变方式,在讨论课安排2个学生进行主题发言,其他组的同学针对主题发言发问,目前看来,教学实施效果较好。

 

有老师问“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如何考虑加强人文知识的补充”,陈老师认为“阅读原典是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在专任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加强理工科背景学生对原典的体会,不仅仅是讲授历史知识”。
在学生主题发言时,陈老师会引导学生结合当代问题思考,如在讲述《史记》中的《游侠传》时,陈老师会适当引导学生将当代美国持枪问题同司马迁所渴望的“游侠精神”的相通之处进行讨论。
有老师问“文理科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研讨课中或者完成任务的时候表现有不同吗?”,陈老师答:“理工科学生对于感兴趣的问题会了解的比较深入,但是面稍窄;而文科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平均,但是深度不够”,在分组时,注意文理搭配、甚至男女搭配都能很好地促进组内合作。
陈老师认为讨论课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互相激发”,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老师和学生都能收获到很多。
与会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就分组模式、考核方式等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年轻教师都在教学中尝试运用研讨方式,如何正确地引导研讨的顺利进行、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听取陈老师介绍后大家各有收获,今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将继续为教学发展推出系列活动,真正推动教学发展,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上一篇:下一篇:

本科生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