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农事劳动实践》的第一课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西区试验田开讲。两亩地能产多少稻?两捆稻有多少穗?百粒谷有多少重?绵绵细雨抵挡不住“农田新人”们的热情,同学们放下手机,走出教室,割水稻、打稻谷、计产量,在鲜活的田间课堂探索自然之美,感受劳动之辛,体会实践之乐。
浙江大学强调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自2020级本科生起,学校分别在第一课堂和二、三课堂设置“+1学分”和“2记点”的劳育学习要求。学生可通过修读学校设置的公共劳动平台课程或院系开设的专业实践劳动课程获得第一课堂的“+1学分”;可通过参加相关劳动类实践活动获得二、三课堂的“2记点”。农业试验站开设的《农事劳动实践》即为学校首门劳育类通识课程。
一、不在教室里上的劳育课
顶着“首门劳育课程”和“不在教室里上课”的双重光环,《农事劳动实践》甫一上线就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作为“温室里成长的一代”,不少同学还是第一次拾起农具,在田间学习收割水稻,见识“农田老古董”打稻机,接受别样的劳动教育。稻桩的间距要整齐合理,目的是保证每一株稻苗“雨露均沾”;割稻放置要头对头、尾对尾,整齐堆放,打稻才能顺利不浪费……传道于田野之间,授业于实践之中,同学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实践中体会着劳动的真意。
课程负责人、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宋文坚老师说:“课上我们鼓励学生学会团结协作,两人割稻两人打稻,提高劳动效率。”雨天收稻就是和老天争分夺秒,提升收割效率就是增加粮食产量,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其实,飘落的细雨也是农忙季节的真实再现——下雨天必须争分夺秒抢收稻谷,不然稻谷会在田里发芽而白白损失了。
田里割稻只是农事劳动实践的第一站,后续的课程内容还包括学习使用各类农机具、蔬菜播种和扦插育苗、设计滴灌系统、修剪木本植物、辨认病虫害并防治等,可谓新奇与挑战共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可以了解丰富的农学理论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各式各样的农活,在理论和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二、亲身感受“粒粒皆辛苦”
来上这门课的同学大多都没下过田,班里也有一些同学至今五谷不分,不晓得水稻什么季节成熟,更别提一亩地能产出多少稻谷了。为了扫除“农活文盲”区,宋老师带着同学们学习有关稻谷的基本知识,测算稻谷的产量:一丛水稻有多少穗、一穗有多少粒、一百粒稻谷有多重……这些农田知识令同学们受益良多。此外,通过对比稻谷理论估产和实际称量的差距,同学们也切实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今天的课堂就是让同学们体会一下一节课的工夫能收获多少稻谷。这些稻谷之后还需要拿去晒干,晒干后还要清理、砻谷,碾米处理,所以一百斤的稻谷往往最后只能产出六十几斤的米。同学们今天体验的只是收割的一个小流程,其实水稻的播种、浇水、灌溉、施肥……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同学们只有投身实践,亲身感受‘粒粒皆辛苦’,才会发自内心懂得珍惜粮食。”
从明年开始,这门课将带领同学们完整经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全过程,体验不同季节的特色农活,在辛勤劳动中感受劳动带来的充实感。
三、“劳有所得”成为最深感受
来自人文学院的凯蒂丽娅和裘苏佳作为班里为数不多的女生,也在田地里干的兴致勃勃。“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劳动劳动就暖和了。干农活虽然辛苦,但大伙儿齐心协力还是很有收获的。”2020级工信大类的向祥權同学总结了田间劳动的心得:“割水稻要注意力度和方向,要把镰刀稍微倾斜,这样才能轻松省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汗水,才能‘劳有所得’啊!”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金色稻田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方能生成饱满的谷粒,漫长人生也唯有通过持久劳作才能沉淀丰厚的底蕴。
劳动教育从这里开始,却远未在这里结束。让“田里上课”成为学生间的新潮流,让劳动实践走进大学生活的记忆里,将劳动观树立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里,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正是劳育类通识课的意义所在。
彩 蛋
学校第二门劳育通识课程
《工程实践认知体验》
将于春夏学期开课
文科生也能拥有“求是锤”啦!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