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系)、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和《浙江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浙大发本〔2018〕173 号)精神,进一步推进高质量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系列课程建设,着力打造我校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决定开展2021年浙江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过程管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一千门左右的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即“千课”计划),并辐射和带动全校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二、建设课程类别
1. 通识课程。通识课程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卓越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点建设通识必修课程、通识核心课程、有特色或改革成效显著的其他通识选修课程。计划3年共认定150门左右一流通识课程。
2. 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多院系、多专业开设的量大面广的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建立学生的宽厚学科专业基础,助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助教作用,推进习题(研讨)课程开展,强化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过程评价,提升教学效果。计划3年共认定100门左右一流专业基础课程。
3. 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应为学生专业能力构成的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原则上应大于2学分。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考核评价,打造专业“老虎课程”。计划3年共认定450门左右一流专业必修课程。
4. 特色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强化课堂设计,创新考核方式,鼓励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计划3年共认定200门左右一流特色专业选修课程。
5. 社会实践类课程。课程应为纳入培养方案的非实习、非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计划每个学院(系)至少建成1门,3年共认定40门左右一流社会实践类课程。
三、建设要求
学院(系)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主体,各学院(系)应根据校级一流课程的有关要求,对本单位开设的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课程建设激励政策,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组织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全面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课程建设成熟后由学院(系)择优推荐至学校进行评审认定。
一流本科课程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类型开展建设:①线下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③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
同一门课程原则上应经课程组集体讨论后,按照同类型进行建设。对于量大面广的课程,可建立多个教学团队,不同的教学团队可按不同的类型开展建设。
四、申报及认定工作
(一)申报要求
1. 申报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在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面已有建设基础并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不予申报。
2.“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坚持立德树人,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德育功能,并有机融入知识讲授中,形成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负责人应具有我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课程团队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团队主要成员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4. 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和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培养。
5. 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设计合理。
6. 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7. 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8. 课程考核方式科学有效。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科学合理,注重过程评价,严格期末考核,有效反映学生差异化学习成效。
9. 课程质量优良且持续改进。教师备课充分,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主动吸收学生、同行、督导等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不断优化。
10. 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需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学生线上和线下总学时不少于课程总学时数的1.2倍,其中线上学习时间为课程总学时的20%-50%。
(二)申报方式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以学院(系)为单位进行申报。学院(系)需对本单位课程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从纳入学院重点建设的课程中,通过严格评审,择优确定申报课程。申报工作采取总额控制、分年度推荐的办法。每年申报课程数量可在规定的年度上限内统筹调配,成熟一门推荐一门。
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竺可桢学院课程不限各学院(系)申报名额,专业必修课程、特色专业选修课程由各学院(系)根据申报名额分配表限额申报,社会实践类课程的申报名额可适当放宽。
(三)认定方式
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对已符合一流本科课程要求的优质课程,认定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2021年已推荐申报国家级或已获省级“三类”一流本科课程的,直接认定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不占用院系总推荐名额,课程清单详见附件1)。
五、政策激励
1. 对于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和学院(系)按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进行重点培育。原则上学校从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中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 学校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给予教学津贴奖励,并在校设助教岗位配备时予以倾斜。
3. 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及主要团队成员,学校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聘期考核及教学奖励评定中予以倾斜。
六、关于2021年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
(一)申报名额
2021年各学院(系)申报名额详见附件2。竺可桢学院课程不占各学院(系)申报名额。
(二)申报材料
申报课程需提供以下材料,并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5册) :
1.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附件3);
2. 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
3. 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总评成绩分布统计;
4. 最近一学期学评教结果统计;
5. 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仅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
(三)材料报送
各学院(系)需对申报课程做好政治审查及学术审查,统一于2021年9月17日前将院系申报汇总表电子版(附件4)及申报材料电子版发至yuanyinxia@zju.edu.cn,同时提交纸质汇总表及申报材料(签字盖章,一式五份,至少一份原件)至紫金港东1B-117。
联系电话:王英芳 88206416 袁银霞 88981235
附件:
附件1 2020-2021年推荐申报国家级或已获省级“线下三类”一流本科课程清单.xlsx
本科生院
2021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