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说明&解读视频

必读说明

编辑:袁银霞 编辑: 时间:2024-08-17 访问次数:58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战略基地,推进“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落实落地,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学校于2024年出台了《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并全面修订了各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浙江大学各专业本科学生按计划修读课程和毕业资格审核的依据,主要为学院(系)、各专业落实教学任务,为学生制订课程修读计划、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和选课提供指导和帮助。本科生院就浙江大学2024级本科生培养有关问题进行说明,以帮助学生正确解读培养方案,并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和完成学业。

一、培养模式

浙江大学本科培养分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特殊培养三种模式。

大类培养是指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按大类先集中培养,一年内完成确认主修专业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分为人文类、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小语种)、社科类、理学类、理学类(生命、环境、化学与地学)、工学类、工学类(材料、化工与高分子)、工学类(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工学类(信息)、工学类(海洋)、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医学类、医学类(预防)、药学类等培养大类。

专业培养是指学生入学时已确定了专业,且其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具有较强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

特殊培养主要包括竺可桢学院的混合班、求是科学班、强基计划,相关院系的双学士学位项目、本研贯通项目等。

二、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1.培养目标

对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达到的职业状态或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2.毕业要求

对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的人格、素质、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具体描述。

3.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群。

4.专业核心实践

围绕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培养设置的长周期的实践课程。

5.全英文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6.推荐学制

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修业年限

7.最低毕业学分

达到毕业要求所需修读的最低学分数。4年制专业第一课堂总学分一般为140-1605年制一般为180-200第二课堂学分为4学分,第三课堂学分为2学分,第四课堂学分为2学分。

8.授予学位

各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类型。

9.专业类别:本专业所在专业类名称。

10.支撑学科:本专业所依托的一级学科名称。

11.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要求修读的课程、学分、学时以及推荐修读学期等。

12.培养方案修读指导性计划

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专业第二、三、四课堂具体安排,明确每个学年学期开设的课程、计划开展的项目等,给予学生在各学年学期的一二三四课堂学习建议,便于学生提前进行系统规划。

13.修读导图

通过导图,清晰展现课程修读的前后关系等,使学生对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有更好地理解。

14.说明

各专业所提供的微辅修、辅修专业(项目)、辅修学位等人才培养通道和课程修读要求。

三、课程分类与修读要求

浙江大学本科教育课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大类,同时培养方案中还设置了个性修读课程、其他必修环节和二三四课堂修读要求。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着重于提升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培养卓越的能力,为学生了解历史、观察世界、理解社会提供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通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识必修课程包括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等。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科技创新”“生命探索”及“博雅技艺”等6+1类。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建立宽厚学科专业基础,助力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等的要求进行设定。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以及具备基本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意识等。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

4.个性修读课程

根据学生多元发展设置模块课程,强化多元化出口,包括本专业进阶模块、跨专业学习模块及学生自主修读模块。  其中,本专业进阶模块一般是高年级专业选修课程和少量研究生课程等专业高阶课程,鼓励更多学生深造和便于推免学生早进入本研衔接阶段学习。跨专业学习模块主要为鼓励更多学生交叉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可修读其他院系开设的微辅修项目,修读完成后,在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基础上,可获得微辅修证书。学生自主修读模块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制定相应课程修读计划。学生可根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在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完成修读。

5.其他必修环节

其他必修环节包括美育类、劳动教育类、创新创业类和心理健康类,属于认定型学分。

6.第二、三、四课堂

第二课堂是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类实践项目,包括参与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艺术活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和科研实践训练、科学研究、学术报告、学生工作等。第三课堂是学生在校外、境内参加的各类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实践实训等项目,以及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第四课堂是学生参加国(境)外高校等开展的各类国际化学习交流活动。获得第二、三、四课堂学分的具体方式详见《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三、四课堂学分管理办法》。


四、其他

浙江大学2024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在适用期限内,涉及执行培养方案发生变更的,以本科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zdbk.zju.edu.cn/)即时查询为准。

鉴于校对时间紧张、工作量大,本方案汇编中出现局部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谅解和指正。

咨询电话:0571-88206416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20248月 


上一篇:下一篇:

本科生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