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系):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化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在实验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创新导向,持续推进我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学校组织开展2025年本科“X+AI”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进前沿科学研究、科学方法、产业先进技术等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X+AI”实验教学改革项目。
二、申报范围
1. 综合性、探究性实验教学项目
注重培养学生快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与时俱进地更新实验内容以贴合最新的知识体系,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方法以适应知识的快速迭代,将前沿科学研究、科学方法、产业先进技术等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项目的综合性、探究性。原则上实施周期2年。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深化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在实验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具有高仿真度、高探索性和高示范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期一般不超过1年,验收前须在“浙江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至少试运行2个教学周期,实施周期2年,原则上实施过程中项目只可申请延期一次。
三、申报要求
1.项目依托课程须为各学院(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校级公共技术平台(以下统称“科研平台”)开展的本科实验教学项目除外。
2.项目负责人应为我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在职教师。每位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项。
3.鼓励构建高水平师资和实验技术系列人员组成的实验教学创新共同体,团队成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
4.已认定或通过验收的校级及以上的各类教改项目,不可重复申报。
5.以学院(系)为单位组织申报,每个学院(系)可推荐申报数不超过2项,医学院可推荐申报不超过8项,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科研平台申报不占学院(系)名额,每个科研平台不超过1项。
四、申报流程
1.项目申报: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申报书(附件1),报送所在学院(系)。
2.学院(系)推荐:各学院(系)根据申报情况组织审核,确定推荐意见并填报《2025年本科“X+AI”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2),并于2025年4月18日前将项目材料电子版和签字盖章扫描版(命名:xx学院/系-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发送至sjjlb@zju.edu.cn。
3.学校评审: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五、项目管理
1.学校将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方式另行通知,结题验收通过的可认定为校级项目。
2.各学院(系)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工作,给予项目不少于1:1的配套建设经费及后续运维费用支持,保证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持续运行至少五年,并做好开放共享工作。
六、联系方式
郑老师0571-88208626
附件2 2025年本科“X+AI”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推荐汇总表.xlsx
本科生院
2025年3月19日